close
美濃原名『瀰濃』,在清朝乾隆初年,因為該地以水為源,汲用不絕而取瀰,
居民以農為生,而取濃;直到民國9年日人才引用日本地名美濃,將瀰濃改名美濃。
手製紙傘是最能代表美濃特色的民俗藝品,原本只是美濃地區客家人出門時,
做為遮陽擋雨的工具,由於紙與子諧音,
所以男孩16歲成年禮時,父母就會贈送一對紙傘,紙傘中有4人且傘形圓滿,
所以女兒出嫁時,父母也會贈一對紙傘,希望女兒能婚姻美滿、多子多孫,
有象徵吉祥的含意。
民俗村內的製傘婆婆人氣很高呦,一進門就看見蠻多人跟她合照..
瞧她製傘時專心的模樣,給她100分。
中正湖...日正當中的時刻到這裡,根本沒有閒晃的動力...
只是靜靜的欣賞著湖四周的景色,再來個到此一遊的照片,
稍作停留幾分鐘就離開了。。
這個 " 尪某門 " 在我們前往原鄉緣停車場旁的一角,
K還酸溜溜的說『 你們兩個就手牽手往裡面走,我一個人再往旁邊的路走嘿!!』
他似乎忘了,我們又不是去吃疼某雞的,真是...><
東門樓。
原建於清乾隆20年(西元1756年),約10公尺高,為瀰濃庄東片出入之柵門口。
道光9年(西元1829年)竹頭背庄民黃驤雲高中進士,
據傳樓上匾額「大啓文明」四字即其所題。
光緒21年(西元1895年)古門樓毀於日人之手,太平洋戰爭時為傳送警報進行整修。
民國46年本地居民仿清朝龍簷鳳閣之形式重新建造,恢復了原有的古典面貌。
【 門樓下的解說牌原文 】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