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是開館後一年內免費入館,現在延長為2013年1月1日才會開始收費
之前錯過的我,幸好還來的及趕末班車
12月的台南很熱,我們迫不及待想入館吹冷氣,所以對於外觀建築,就只看見這太陽能板了
門口管理員提醒我們館內禁止飲食、很歡迎我們拍照但不能使用閃光燈
大致講解樓層展覽,我就忙拉著柱兄往2樓走(沒辦法,時間有限)
2樓是常設展【斯土斯民-臺灣的故事】
展現很多早期努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民的種種故事
每一區的蠟像,都做的極為逼真
著實的呈現了,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
曬鹽、甘蔗園、漁獲
想起小時候老爸時常對我們說的生活點滴;在這裡似乎能套用
想像阿公那年代,踩著鐵馬騎幾小時到山腳下賣魚
沒有錢買的,就用山產或自家栽種的蔬果易物
那種人與人之間互信互助的景象,在現今怎可得見
不陌生的廟會遶境,該說是我們看到大的
只是,這麼近距離的看色彩鮮明的臉部彩繪,倒是頭一遭
台灣人對自己認定的宗教是很虔誠的
與洋人的經商、貿易
廟宇、街景、店舖
每個蠟像呈現的就是當時穿著、樣貌、生活形態
有時夾混在假人其中,扮演著路人甲也蠻好玩
蠟像太多了,總想每個都拍過
所以忽略了很多小物
一大家子同在一台機車上,這場景小時候真的很常見
柱兄說,是啊!還記得小時候,他就是那個跟不到就哭的人(哈哈)
全家一起做代工的年代
想想小時候做的穿電燈炮(一大包才幾塊錢)、分類蝦子、穿網繩啦等等
當時年紀小也並不是刻意想幫家裡賺錢,只是看鄰居都做,湊湊熱鬧罷了
只是,現在想起;也是一種很令人深刻的記憶
展覽的物件太多,真的沒辦法一一的細看
走馬看花的逛,也花了幾個小時
不管以前發生什麼事,歷史定位如何;我們改變不了,就只能接受
4樓展出【人類學家的足跡】台灣人類學百年特展
展期:2012-11-30 ~ 2013-02-20
在這裡我們就沒啥用心去看展覽,因為肚子餓了(哈哈)
託某人的福,因為遲到;所以急著出門就什麼也沒吃
1樓的時光車站
柱兄說是小朋友看的展,所以虛晃一下就忙著往外走
也幸好,我們來的早
否則剛入館的那一批又一批的團體,包準把館內變成人聲鼎沸的菜市場